
11月26日上午海顺优配,广东省新闻办召开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12月7日正式在广州南沙开幕。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区长岳阳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南沙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国家战略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创平台建设加力提速——
南沙高标准建设南沙科学城,联合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大国重器”接连落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建成入列海顺优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项目加快推进,这些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筑牢坚实的“硬件底座”。
科技联合创新走深走实——
岳阳表示,南沙致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提供近1800台/套高精尖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持港科大(广州)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96人次入选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孵化170余个师生项目、80余个初创企业。国家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服务港澳超算累计达3亿机时服务数。
值得一提的是海顺优配,南沙还启动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建设,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41个企业(项目),为大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空间。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们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岳阳表示,一方面,南沙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5.48%、是全国的2倍多,2021年至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长21.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近11倍。另一方面,南沙也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面向自动驾驶出行提供全域开放“试验场”,全区汽车年产能超100万辆,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值突破30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全国首例地中海贫血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应用和全国首例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应用均在南沙成功实施。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据介绍,南沙强化金融赋能,目前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累计过会49只子基金、培育12家上市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撬动银行向592家科技企业授信70.74亿元,木棉花湾区高校科创投资基金已储备10余个海内外科技项目。
“我们还高标准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近三年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年均增长55%、招收博士后科研人才年均增长37%,南沙不断打造年轻人就业创业‘梦工厂’。” 岳阳说。
南方+记者 任燚海顺优配
加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